你的位置:易学研究

历代易学人物(六)

文章来源:网络

六、宋代

张根(1061—1120)

北宋学者,字知常,号吴园。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曾请徽宗清心省欲,以遏止祸乱之源。曾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尝论党籍之害;后复力陈花石纲之弊,忤权贵,累贬彬州安置。说《易》不主汉儒象数之学,亦不涉宋代河洛之谈,唯论释《周易》经文义理。注文简略,无节外生枝之弊,于经文颇有发明。著有《吴园周易解》、《春秋指南》等。

耿南仲(?—1129)

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晞道。元丰进士。徽宗时,为东宫官多年。饮宗即位,命签书枢密院事。靖康元年(1126),进同知院事,旋为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坚主对金割地乞和,出使河东舍营,议割地事,嫉李纳位越己上,每与异议,尽罢战守之备。后赴相州,向康王越构劝进。高宗即位,鄙其为人,累贬安置南雄军,卒于道作文言传,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作象传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行止。断以天理,所以教占者之守道艰险;济以人事,所以教占者尽道。其曰无大过,当指论是非,非论祸福。其畏战主和,依违迁就,即此苟求无咎,与无拂天道之说有关,因经术之偏,祸延国事。然其大致因象诠理,随事示戒,亦往往切实有益,究胜于高语玄虚,推衍奇偶晦蚀,可节取所长。著有《周易新讲义》。

李衡

宋代江都(今属江苏)人。字彦平,自号乐庵。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官依势作威,遂拂衣而归。后任溧阳知县,专心诚意教化民众,累拜侍御史。年老请归,以秘阁修撰致仕。居昆山,聚书逾万卷。蜀人房审树撰《周易义海》共一百卷,其义重复,文辞冗琐,李衡乃采摘精华,删削厘定,并补入程颐苏轼、朱震三家之说,撰成《周易义海撮要》。另有《乐庵遗书》。

沈该

南宋学者。字守约,一字元约。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第进士。绍兴间为礼部侍郎,出知夔州。二十五年(1155)召还,为参知政事。次年,进左仆射,同平章事。二十九年,以老请罢,提举洞若观火霄宫。精于《易》。说《易》以正体发明爻象之旨,以变体拟议变动之意,以求合于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义。其占则全用《春秋左传》所载筮例。南渡以后,言《易》者不主程颐之理,即主邵雍之数,沈该《易》说独考究遗经,认为三代以来之占法,违时异尚;而《春秋左传》去古未运,所记卜筮,多在孔子之前,孔子赞《易》,未闻一处斥其谬误。著有《易小传》。

朱震(1072—1138)

南宋学者、易学家、易学史家。字子发,世称汉上先生。荆门宫(今湖北荆门)人。一说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早年曾任州县地方官,后被召为太常春秋博士、经筵侍讲。精于易学,对两汉以来的易学流派以及北宋以来易学的发展都进行了探讨。自谓其易学“以《易传》(指程颐的《程氏易传》)为宗,和会雍(邵雍)载(张载)之论”。(《进周易表》)程颐、张载、邵雍是其易学的三个主要来源,并兼采汉唐以来的观点加以补充。提出宋代易学传授系统:“濮上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颐,程颢……种颐述《易传》,(张)载造《太和》、《参两》等篇。”(《汉上易传·系辞》)其说对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继承了汉易取象说,并吸取了互体、卦变、纳甲、飞伏、五行、卦气等说。象数学派分化为两源,一派主张有数而后有象,以邵雍为代表,一派主张有象而后有数,朱震为代表。对筮法的解释,主张有气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太极说是将《系辞》“易有太极”章,“大衍之数”章和《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这三章观点揉合在一起加以解释的,发展了象数学派的太极观。以太极为混沌未分之气,称其为“一”此本于张载“合则混然”说。但汉易如《乾凿度》以太极元气来于虚无,张载的太极说又流于清虚一大,朱震太极说则抛弃了虚生气说和清虚观念,而以混而未分解释张载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对程颐的“体用一源”说批判地继承,认为“气”为世界本原,在理气问题上,不以道和理为本原,也摆脱了道家太极观的影响。其《易》起于南宋,独标象数之帜。《易》图之多,开创了后代许多易学家大画《易》图的先例。虽没有突出的创造,但能综合前人象数学的成就,作了自己的阐发。对汉易和北宋的象数之学作了一次总结。为象数派的易学提供了一套理论体系,对象数学派观点的整理和介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清代汉学家研究汉易和图书派的演变,起了很大的影响。但其易学文辞繁杂,朱熹责其“解易如百衲袄,不知是说什么”。(《朱子语类》卷六七)其象数学的神秘主义的糟粕甚多,把人事的吉凶悔吝,地位的尊卑贵贱都归之“卦变”。著作有《汉上易传》、《周易卦图》、《周易丛说》。

李光(1078—1159)

南宋易学家。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又自号读易老人,谥庄简。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西北)人。崇宁进士。靖康中,曾劾蔡京、王黼、朱勔、李彦,反对割三镇与金。绍兴元年(1131),累迁吏部侍郎,建议驻华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守江淮。督临安行在营缮事,不骚扰百姓。八年,参知政事。秦桧欲用其名压制反对和议者,及桧议撤守备,谋削兵权,他面斥桧“怀奸误国。”和议成,安置藤州,移琼州,论文考史,怡然自适。桧死,复官。主张解《易》不应拘泥于象数,而应明人事,其解《易》往往依经立义,因事抒忠。引史入易,以史证易,因反对秦桧和议,假借易学道出其政治观点。所论大都切实近理,然不免牵合附会。著有《读易详说》、《庄简集》。

郑刚中

郑刚中(1088—1154)

南宋易学家。字享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以秦桧荐于朝,不敢言桧之非。为川陕宣谕使,谕诸将罢兵,旋任陕西分画地界使,拒金过分的领土要求。后为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除去杂税,治蜀有绩。秦桧怒其专擅,累贬封州(今广东封开东南)安置。善易学,兼重理、数。兼取汉学,不主一家。能博采众说,凡荀爽、虞翻、干宝、蜀才九家之说,皆参互考稽,解义不拘成说,能自出新意。著有《周易窥余》、《北山集》、《西征道里记》。

郭雍(1091—1187)

南宋学者,易学家,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河南洛阳人,隐居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乾道中守臣荐于朝,召之不赴,赐号冲晦处士,后更封颐正先生。其父忠孝,师事程颐,著《兼山易解》。其说承继家学,本于忠孝,故以家传为名。朱熹称《兼山易解》溺于象数之为,陆游跋称其父子实传程颐易学。观其所著,大抵剖析义理,与程颐《伊川易传》相似。其谓:易之为书,其道其辞,皆由象出,未有忘象而知易的人。但实非专主象数,陆游所称近实。冯椅《厚斋易学》深斥其非,已为公论。淳熙初,学者集二程、张载、游酢、杨时及其父子有关《周易》著作为《大易粹言》。另有《郭氏传家易说》、《伤寒补亡论》。

都挈

南宋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圣与,绍兴中由进士累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总领。父都郁为惠州教官,留心易学。其承家学,论《易》专明变体,就是《左传》所载诸占,所谓某卦之某卦者为变体。古周易原有此一义,但因古书散佚,此说不传。都氏据义理揣摩,求其概略。其中有牵强穿凿之处,但瑕不掩瑜,可备一家之说。著有《易变体义》。

程大昌(1123—1195

南宋经学家。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国子司业,浙东提点刑狱,吏部尚书等,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有政声。生平笃学,于古今事无不考究,尤精地理之学。论《易》发明刘牧的河洛之学。首论五十五之数,参以图书大衍为易之本原,而卦变揲法皆有图论,往往断以己见,超出先儒之说。所论分爻值日,乃出于京房、焦延寿卦气,其始于中孚,本用太初法,与孔子所谓乾坤之策当期之日不合。复姤生卦说始于邵雍,但乾坤生六子《说卦传》有明文,不得先有六画之卦,后有三画之卦。郑康成用十日、十二表、二十八宿以应大衍五十之数,本于乾凿度,与马融增北辰,荀爽增用九、用六,不过以意决择附会,初无不易之理。张行成别立二十五数以推大衍,则是五十五数之外,别有十五数,更非孔子所曾言。虽排斥先儒,不能脱南宋之风气。然其参互折衷,皆能根据大传,于易义变有所阐明。易著有《易原》、《易志通言》。另有《禹贡山川地理图》、《考古篇》、《演繁露》、《雍录》等。

李石(1108—?)

南宋学者,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掾,绍兴二十七年(1159)荐为太学博士。因直情径行,不附权贵,罢为成都学官,为彭州副职,知黎州。入为都官员外郎,复出知合州、眉州,除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1175)放罢,出主石室,闽越之士不远千里而来,刻石者众多。易说专论互体,每卦标两互卦之名而以爻词为证。王弼称互体、卦变均不足取,于是弃象不论。互卦及动爻变化,其说见于《系辞》,其法著于《左传》,历代诸儒,有从相承,一概排斥,未免偏涉玄虚,故其说专辩驳王弼之学。著有《方舟集》,易著《方舟易学》收在此集中。

张行成

南宋学者,易学家。字文饶,一作子饶,邛州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人称观物先生。绍兴(1131—1137)进士。曾为成都府路钤辖司斡办公事,乞归,杜门十年,专意著述。乾道间,表进其书,除直徽阁,官至兵部郎中。精《易》,通术数之学,据邵雍《先天图》和《观物外篇》的“易卦”推衍义,以十年时间著成《皇极经世观牧外篇术衍》十八卷。认为理、数、象存在于事物之先。以“理”为宇宙的本源,并根据“象数”原理构成世界的图式。为邵雍象数的继承者。魏了翁概括其学特点:“(张)行成大意,谓理者太虚之实义,数者太虚之定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数,因数而有象,既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知理。”(见《宋元学案·张祝诸儒学案》)著有《易通变》。其书漫引旁推,万事万物,一一归之于数,发明之处甚多;另著有《皇极经世索引》、《潜虚衍义》、《元包数总义》、《翼元》等。

杨万里(1124—1206)

南宋诗人,易学家。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吉州吉永城今江西吉水)人。绍兴进士。曾官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漳州知县、常州知县、广东提点刑狱、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左司郎兼侍读、秘书临、宝谟阁学士等。早岁从学于张浚,晚年拒与韩侘胄合作。力主抗金,曾上《干虑策》。力攻投降之非策,忧国忧民。才识广博,秉性刚直敢言,为官廉洁不贪。其《易》说属于义理学派。发明程颐易学,与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派、图书学派相对立,同时也受张载的影响。其《易》说观点及特征如下:(1)认为“易者圣人变通之书也”。(《诚斋易传·序》)主张学习《周易》目的,是在人事得失、社会治乱中掌握其法则,转灾为福,转危为安,转乱为治,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之道,使万事万变归于“中正”。(同上)《周易》并非只是算命、卜问吉凶,更重要的是,依据过去的经验,预知未来的事变。即“前知”,亦即“以已往之微,知方来之著”,“以已往之盛,知方来之衰也”。(《诚斋易传·说卦》)《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反映了事物变化的法则。(2)引史证经,为其易学的一大特征。《诚斋易传》对各卦和各爻义的解释,几乎皆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加以论证,以说明《周易》乃圣人通变之书。把《周易》看成是治理国家的一部教科书。(3)其解《周易》除引史证经外,还注重从文字和义理两方面串讲,力求文理贯通,不拘于文字训诂和注疏形式,体现了宋学解经特色。(4)易之道天理而已。认为圣人依天地之道而作《易》书,但不能创造天地之道,“天地出于易而易非出于天地,圣人作夫易而易不作于圣人也。”(《诚斋易传·系辞》)《周易》是圣人效法天地之理而写成的。关于理、象、辞、数,其易说认为,易之理最为根本,有未画之易即易之理,才会产生有形有象的东西,才有卦爻象、卦爻辞和揲蓍之数、天地之数。此是对程颐易学“有理而后有象”、“有理则有数”的发挥,故把易之道称为“天理”。易学哲学上反对周敦颐以“无极”、“太极”为虚无的观点,认为混沌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易学哲学受孔颖达太极元气和张载气论的影响,企图将阴阳二气周程氏天理说揉为一体。但因其在易学上主张有理而后有象,故终不能从程颐的理本气末说中解脱出来。主要易学著作有《诚斋易传》,其子杨长孺谓其书:“阅十又七年而后成书,平生精力,尽于此书”。(《诚斋易传·申送易传状》)另著有《庸言》、《诚斋集》,对《周易》经传也有解释和阐发。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晚年徒居建阳(今福建)考亭,又主讲紫阳书院,故别号考亭,紫阳。卒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任地方官兴利革弊,有惠政。主张抗金,认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壬午应诏封事》),强调“蓄锐待时”,反对盲目用兵。为官不过十年、教授四十余年,弟子众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均有研究,博极群书,融会贯通,会众说而折其中,精于《易》,影响极大。受学于二程三传弟子李侗,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以来易学家之大成,独立发挥,形成自己的体系。其易学批判地吸取了各家的观点,以程氏易学为骨干,融会各家的长处。吸取了欧阳修易说中某些论点,提出“易本卜筮之书”(《朱子语录》卷六十六),上古之民,知识未开,“故圣人立龟以与之卜,作易以与之筮,使之趋利避害,以成天下之事”。(同上)试图说明《周易》的本来面貌。不赞成以义理注解卦爻辞的文义和名义,要求从卜筮角度注明其原意,但又认为此卜筮这书中包含着天下万物之理,需后人揭示阐发。其说对义理学派、象数学派均是一大冲击,发前人所未发。阐发了程颐的假象以显义说,提出“易只是个空底事物”,(同上)即以卦爻象和卦爻辞为表现一类事物之理的形式,视《周易》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为三百八十四条公式,可代入一切有关事物。将《周易》内容抽象化和逻辑化。吸收了图书学派的中五太极说的朱震的大衍之数说,以卦爻象为太极之数自身的展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程颐的体用一源说,在哲学上完成了理本论的体系。吸取了邵雍的加一倍法,说明太极自身展开为卦爻象的过程,用来丰富本体论的体系。还吸引了张载和朱震易学中的阴阳二气说,以二气变化的法则解释物质世界变化的规律。认为“易只是一阴一阳”。(《朱子语录》卷六十五)《易》虽为卜筮之书,但其蕴藏的基本原理是阴阳变易。其“一阴一阳”指阴阳之理和阴阳之气。“须识理、象、数、辞四者未尝相离。”(《朱子语录》卷六十七)四者之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象、数、辞皆是阴阳之理的表现形式。关于阴阳流行,提出(1)主一气说。以“一气”说明流行即转化之推移,乃一气之消长。(2)渐化和顿变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3)以程颐“阴阳无始”说解释周敦颐“互为其根”说,指出阴阳流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无始无终,循环不已。(4)提出阴阳各生阴阳说。万事万物各分阴阳,一事一物各分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错对待。总结了问及此事人的辩证思维。以体用一源的本体论观点,解释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将汉唐和北宋以来易学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转变为本体论的体系。其本体论不限于自然,并且贯彻到认识论、人性论功行和道德修养等领域,对儒家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易学站在义理学派的立场,对北宋以来的易学发展作了一次总结,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倡导的“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朝鲜、日本称朱子学,曾一度十分盛行,在东南亚和欧美,朱学亦受到重视。著有《周易本义》、《西铭解》、《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等,后人编有《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录》等。

戴师愈

南宋人,与朱熹同时。里贯不详,官南康军(今属江西)湘阴(今属湖南)主簿。其论《易》,认为一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旁。又称一变为七,七变为九,卦爻自一变至七,名作归魂。取经师旧说,不滥于杜撰。著《正易心法》。此书旧题麻衣道者撰,据朱熹推断,当为其伪托。

张栻(1133—1180)

南宋学者,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之子。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迁于衡阳。少从胡宏“问程氏学”。以荫入仕,历知静江、江陵府,官终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力主抗金,誓不言和。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并以“太极”为最高范畴。认为“太极”流行天间,贯乎古今,通乎万物。“太极动而二气形,二气形而万物化,生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存斋记》)为学主“明理居敬”,认为“居敬有力,则其所穷者益精;穷理浸明,则其所居者亦有地。”著有《南轩易说》(上下经全佚,仅存《系辞》)、《南宋轩集》、《癸已论语解》、《孟子说》等。

薛季宣(1134—1173)

南宋学者。字士龙,号艮斋。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历官武昌令,大理寺主簿,大理寺正,出知潮州,改常州,未上任而卒。曾从学于二程弟子袁道洁,于田赋、兵制、地形、水利其甚下功夫,后自成永嘉经制之学。为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全祖望《宋元学案·艮斋学案》案语)故世称其“功利之学”。论八卦起源,同意《系辞》圣人观象说,卦象取于天地万物之象,河洛之数取于天地之数。取刘牧、朱震说,以河为九,洛为十,认为揲蓍成卦基于河洛之数,而河洛之数又以九数为主,此九数源于天有九野,地有九州,河洛各有九曲。主张河图洛书实为古代地图,乃“辩物象而旋地政”(《流语集·书古文周易后》)为圣人治世规墨。其政治上的改革观体现为易学上的变通说。以“寂然不动”解释太极之体,以“感而遂通”解释事物的变通。认为“道”不离“器”,“且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浪语集·答陈同甫书》)又认为“彼天之道,何与于(干预)人之道”。(《浪语集·与沈应先书》)反对道学家空谈义理性命,重视实际的效用。其学说由陈傅良继之,至叶适而集大成,形成重经世致用的永嘉学派。论《易》有《书古文周易后》、《河图流书辩》、《答陈同甫书》,《复张人杰学谕书》等,皆见于其著作《浪语集》。著作另有《书古文训文》、《春秋经解指要》。

蔡元定(1135—1198)

南宋律学家、易学家。字季道,学者称西山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师事朱熹。庆元党禁中,流放道州春陵卒。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理、历数、兵陈之说,精识博闻。“其律吕象数之学,盖得其家庭之传。”(《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案语)朱熹在吕律、象数问题上,向其请教颇多。朱熹的《参同契考异》是经与其相互订正后定稿的。用象数推断“造化微妙”,曾用蓍草为朱熹写《封事》,替赵汝愚辩解。教人以性与天道为先。(《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虽为朱门弟子,但其易学却继承了汉易和宋易中象数学传统。其象数之学,除受邵雍数学影响外,继承和发展刘牧以来图书学派特别是《易学启蒙》中的河洛之学,成为元明清以来易学家宣传象数学的主要依据。在汉代吕律已同阴阳五行结合,并为易学所吸收,成为汉象数学内容之一。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正是继承之一传统,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与朱熹合著《易学启蒙》,由其起草,朱熹加以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由蔡氏成书。《周易》原为卜筮之书,只有了解象数,才能读懂此书,故编《启蒙》,介绍有关筮法的基本知识。朱蔡并非提倡象数之学。《启蒙》认为,《周易》中的象数来于河洛,河洛之数的演变,形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卦象,而河洛之数又出于“自然之理”。因受程氏易学影响,以理解数,是对河洛之学和邵雍易学的发展。《启蒙》中象数之学,同朱震易学相比,有不同的倾向,前者主张有理而后有数,以理居第一位,后者主张有象而后有数,以气象居第一位,易著《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是对邵雍象数学的阐发。另著有《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乐原辨》等。

吕祖谦(1137—1181)

南宋哲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进士。历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迁著作佐郎,领修《皇朝文鉴》(即《宋文鉴》)。与朱熹、张械齐名,人称“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曾邀集鹅湖之会,力图调和“朱学”和“陆学”之间的矛盾,“兼取其长”,同时又接受永嘉学派世致用的思想。其易说赞成陆九渊的“心学”,认为易理与人心不容有二,“心之与道,岂有彼此之可待乎?心外有道非心也,道外有心非道也”,又说:“通天下无非己也。“(《东莱左传博议》卷三)所著《古周易》,意为恢复古《周易》本来面目。朱熹推崇其书,为其作《跋》,并以此作为自己撰写有关《易》经音训为一体,其中所集之书久佚,众家之说因而得以流传。著作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博议》、《东莱书说》、《大事记》等。另有《周易辞精义》,疑伪托。此书集众家之说,补程颐《伊川易传》不及《系辞》之缺。然去取不为精审。

吴仁杰(1137—约1200)

南宋学者,字斗南,一字南英。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寓居昆山(今属江苏)。淳熙进士。历任罗田令、国子学录、四明通守。博洽经史。论《易》认为六十四正卦为伏羲所作,故首列八纯卦洛变八卦图。又认为卦外六爻及六十四覆卦为文王所作,故有一卦变六十四卦图,有六爻皆变则占对卦,皆不变则占覆卦图。又认为《序卦》为伏羲作,《杂卦》为文王作,今之《爻辞》当为《系辞传》,《系辞传》当为《说卦传》。其说颇新奇,与先儒之说迥异。然证以《史记》引“同归”、“殊途”二语为大传,不名《系辞传》,《隋志》称《说卦》三篇,今只一篇,为后人乱其篇题。所言有据,可备一说。著有〈易图说〉《古周易》、《集古易》、《两汉刊误补遗》、《汉通鉴》等。

陈抟(约871—989)

五代宋初道士和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今安徽毫县)人,一说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县)人。早年读诸子百家之言,有展翅青云之志。后唐长兴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修道。先隐居武当山,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精于《易》学,据《宋史》载:“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其易学继承了《参同契》的传统。朱熹说:“魏伯阳《参同契》恐是希夷之学,有些是其源流。”(《朱子语录》六十五)其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其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邵伯温《易学辩惑》)其易学特征为以图式解易。所提出的易学图式,包括象和数两方面的内容,为宋代象数之学和图书学派的创始人。共提出三类图式:(1)先天太极图,又称为“天地自然之图”。(2)龙图,即龙马负图,指河洛一类的图式,乃河洛之学的前身。(3)无极图,以道门所传,该图曾刻于华山之壁(今已佚)。其龙图易,讲天地之数的变化和组合,由此而形成的河洛之学属于数学。其无极图,讲坎离卦象和五行之象属于象学。其先天太极图,既讲八卦之象,又讲阴阳变易的度数,象和数兼而有之。三类图式的共同点是都讲阴阳变易的法则。其易学是宋代易学哲学的先驱。通过授徒,其易学思想流传数代,对北宋邵雍、刘牧、周敦颐、陈景元等人的学术思想都有重大影响。其《龙图序》讲述八卦象数之学,阐明龙图未合、既合的变化,宣扬神学目的论的天人相通主,奠定了先天象数学的思想基础。著作有《指玄篇》、《钓潭集》等,皆亡佚。其《龙图序》一篇,收入《宋文鉴》及四川《安岳县志》;殷真君还丹歌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

种放(956—1016)

北宋易学象。字明逸(一作名逸),自号云溪醉候。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奉母隐居终南山,不事科举,授徒讲学,初屡召不赴。真宗咸平五年(1002),被召入京,授左司谏,自是屡年往返朝廷山林,官至工部侍郎。晚年广置良田,倚势强买,门人亲属也多行不法。移居嵩山,仍至终南按视田亩。在易学上,朱震认为,“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宋史·朱震传》)李之才的卦变说,刘牧的河洛之学,邵雍的先天学,均与种放有渊源关系,陈抟易学亦籍之流传后世。著有《退士传》。

穆修(979—1032)

北宋文学家,易学家。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徒居蔡州(今河南汝南)。大中祥符进士。调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与众不合,为通判致人诬告,贬池州。后为颖州文学参军,徒蔡州。不满五代宋初华靡文风,与苏舜钦兄弟相友好,继承柳开,力尊韩、柳文,对此宋古文运动有一定影响。精于《易》。《汉上经筵表》言:“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又言:“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可见邵雍、周敦颐与二程易学,均与穆修有师承关系,著有《穆参军集》。

李之才(?—1045)

宋初易学家。字挺之,宋史作青社人,但青社非地名,考史记三王世象注,齐在东方,故称青社。又益都县(今属山东)有青社驿,古人文字,类称青州为青社,史文因沿之。天圣进士。性朴率自信。尝为泽州佥署判官,官至殿中丞。师河南穆修受易,得其传。属陈抟图书学派。其易学又授于邵雍,时邵雍易学影响颇深。其易学主卦变说,有变卦反对图、六十四卦相生图传后世。(1)变卦反对图以乾坤二卦为基本卦,其余六十二卦皆为乾坤二卦之变易。乾坤所变之卦,共分四类七组:①乾坤相索三变六卦不反对图。② 乾卦一阴下生反对,变六卦图;坤卦一阳下生反对,变六卦图。③乾卦下生二阴,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坤卦下生二阳,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④乾卦下生三阴,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坤卦下生三阳,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2)六十四卦相生图以乾坤两卦第一次相交,生出姤复二卦。复为五阴一阳之卦,五变生出五卦;姤为五阳一阴之卦,五变又生出五卦。乾坤第二次相交,生出遁临二卦;遁为四阳二阴之卦,五变生出十四卦;临为四阴二阳之卦,五变生出十四卦。乾坤第三次相交,生出否泰二卦;泰为三阴三阳之卦,三变生出九卦;否为三阳三阴之卦,三变亦生生出九卦。

许坚

北宋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等地)人。有异术。早年以时事于江南李氏,李氏不以礼相待,拂衣归,隐茅山。太平兴国间游庐山,及洪州西山、吉州玉笥山,后不知所终。精易学。南宋易学家朱震认为:“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宋史·朱震传》)陈抟易学由其流传后世。

孙复(992—1057)

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隐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后为范仲淹等推重,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迁殿中丞。其学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和胡瑗、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解《易》主义理,既反对象数之学,也反对王弼派的易学。其评论王弼派易学说:“专守王弼、韩康伯之说,而求于大易,吾未见其能尽于大易也”。(《宋元学案·泰山学案》)著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

胡瑗(993—1059)

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字翼之,因世居陕西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一说泰县)人。以经术教授苏州、湖州等地,严立学规。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大理寺丞、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后以太常博士致仁,归老于家。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开宋代理学之先声。精通儒家经术,主张“明体达用”之学。其说易以义理为宗,重在解说卦爻辞之义,以阴阳二气说解释易理,反对王弼派以虚无解释太极。张南轩称其解《易》“不论互体”,“于象数扫除尽略”。(《宋元学案·安定学案》)程颐皇祜中游太学,为胡瑗所重,后程颐尝言:读易当先观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朱熹亦称胡瑗易学分晓正当。朝廷命主太学,千余士日听其讲《易》。著作《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春秋口义》等。

石介(1005—1045)

北宋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字守道,世称徂徕先生。天圣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嘉州军事判官等。丁母忧,居徂徕山下,以《易》教授。人为国子监直讲。庆历中,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解《易》主义理,对象数之学及王弼之易均有微辞。著作有《徂徕集》。

刘牧

北宋中期著名易学家。字先之。衢州(今浙江衢县)人。举进士第,调州军事推官,及范仲淹抚河东,举牧可治剧,为兖州观察推官,累官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卒(墓志作官至太常博士)。治易以讲河图、洛书闻名。陈抟龙图易的第三变可变出两个图式,即五行生成图和九宫图,皆称之为龙图。刘牧易说则加以区别,称五行生成图为洛书,九宫图为河图,提出图九书十说,并对这两个图式为河图,提出图九书十说,并对这两个图式作了理论上的解说,是对陈抟龙图易的进一步发展,在宋易哲学史上影响颇大。(1)其河九洛十说,虽出于陈抟象数学,但不同于道教易学系统,不是用来论证道教教义,而是五行生成论说明《周易》原理。以河图中的四象解释形而上的道,认为形而上的道不是虚无的观念,而是尚未形成器的象和数。批评了玄学派的道体虚无说。其太极说,就筮法说,以奇偶两数未分为太极;就世界观说,以阴阳二气混而一为太极;认为卦象和世界的形成乃太极自身分化的过程,并以五行生成说解释这一分化过程,批评了王弼的太极虚无说,抛弃了孔疏有生于无的形式,成为晋唐易学向宋易转化的标志之一。(2)主张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和五行生成之数都表现在河洛图式中,其数目的排列组合,便得出四象、八卦,数的变化决定卦象的形式,由此认为,其河洛图式不仅包括阴阳二气变化法则,也包括时间过程,天地万物的变化皆备于此图式中,其河图、洛书成了世界形成和变化的模式。论卦象和本体,仍属汉唐易学哲学中生成论和宇宙论的体系,但由于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即天地之数自身的演变解释太极生两仪,以及生八卦的过程,此种观点对后来理学派和气学派易学哲学中本体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河洛图式,因以数为核心,解释卦象和物象,故属于象数学派中的数学派。数学是针对玄学家韩康伯注所说“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非遗数者无极数”而发的,反对以虚无为象数之母。刘牧主张象由数设,先有数而后有象。“天地之极数五十有五之谓也。遂定天地之象者,天地之数既设,则象从而定也。”(《易数钩隐图》)在象和数关系上,将数置于第一位。河洛图式出于天奇地偶之数的排列组合,在哲学上必然导出数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易学著作有《易数钩隐图》,保存在《道藏·洞真类·灵图类》中。另著有《周易新注》,已佚。

倪天隐

北宋桐庐(今属浙江省)人。号茅冈。博学能文。嘉祜中主讲邑中,有声望。从师胡瑗。说《易》重在阐发人生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以教人修向治国之方,其说不杂释、道,唯介明儒理。著有《周易口义》,为记述其师胡瑗说《易》之书。

宋咸

北宋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字贯之。天圣进士。知邵武军,立学置田以养士。移守韶州,奏除悍卒,境内肃然。官至都官郎中。说《易》反对刘牧河洛之学。将齐牧、王弼易学对比,辨其是非,说明刘牧所创图书之学,同王弼派义理之学相对立。易著有《刘牧王弼易辨》,《易训》。另有《毛诗正纪外义》、《论语增注》、《法言注》、《朝制要览》诸书。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易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士,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政知事。早年支持范仲淹新政,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卒谥文忠。其易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易童子问》中:(1)敢于打破传统看法,只肯定《彖》、《象》二传为孔子所作,第一次提出《系辞》非孔子所作,指出“余之所以知《系辞》而下,非圣人之作者,以其言繁衍丛脞而乖戾也”(《易童子问》三),认为《系辞》、《文言》等传中的文句重复,杂乱无章,备列解说不一,非一人之言,内容与《论语》所载孔子思想不同。(2)对河图、洛书持否定态度。他以河图、洛书为怪妄,痛斥河洛学派为罪大恶极,应处以严刑。(3)对卦爻辞的解释,注重义理,发挥《彖》、《象》二传的观点,以评论人事为主,其易学具有重人事而轻天道的倾向。对《周易》经文个别文字的解释,对物极必反的论述,对《系辞》等传的质疑,在易学史上有其历史地位,对南宋功利学派和清代汉学家的易学都起了重要的影响。其散文畅达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风婉丽。易著有《易童子问》。长于史,与祁合修《新唐书》,自著《五代史记》,又集金石遗文为《集古录》。还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李觏(1009—1059)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少时家境贫寒,两次应试不中。平生以教授为业,创建盱江书院,学者称盱江先生。晚年由范仲淹等人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其《易》说不赞成把《周易》看成是占卜一类的迷信著作,也不赞成以佛老解易,认为《周易》是讲人伦教化的典籍。推崇并继承王弼义理学派的传统,主取义说,以人事为主,但抛弃了王弼的玄学释易。认为刘牧易图重复、驳杂,将刘牧易图五十五删定成三图:河、洛图,主河九洛十说;八卦方位图,主离南坎北说。其河图以九宫之数配以八卦方位,本于郑玄说,与刘牧不同之处是,认为河图只表示八卦所居之方位,即坎离震兑居四正位,乾坤艮巽居四隅,但不能产生八卦,八卦来于洛书,非来于河图。反对刘牧将河、洛合而为一,以河图为八卦之源。取孔疏说认为河图图式三五七九,乃天之数,象征天阳之气;二四六八乃地之数,象征地阴之气,以此图式考察天地之气运行,天地之气各据一方,并未会合,其中宫只有五,即只有天气之数,而地十未出,天地之气就业问题未具备,认为河图既不能生象,又不成形,也不能形成八卦。认为河图八卦说违背了先有气而后有象而后有形的原则,因而提出八卦出于洛书说。十洛之图之四方之数,皆体现了阴阳二气相会合的法则,能生五行和万物,不仅有象,而且有形,八卦即依此生,河图有八方之位,洛书有五行之象,二者相综而卦成,与刘牧认为有数则有象、象出于数不同,李觏认为有气而后有象,象和数依赖于气。由于其说以阴阳二气解释象和数,不同于刘牧的数学,从而成为北宋易学中以气解易的先驱。通过对大衍之数的解释,提出以太极之气为世界本原,以元气无形解释五弼派易学中的无,以天地有形解释王弼派说的有,将有无问题纳入气论哲学体系中,在宋明哲学史上是一个贡献。因其学倡经世致用,故其易学对南宋功利学派有一定影响,是王安石、陈亮、叶适功利思想的先驱。著作有《易论》、《删定易图序论》|《礼论》、《周礼致太平论》、《庆历民言》等。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谥康节。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其学派被称为“百源学派”。屡被推荐为官,均坚辞不受,终生以研究《周易》为业。后居洛阳,与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勤奋好学,潜心学问。共城令李之才曾授以“物理性命之学”,即《周易》象数之学,往其探索,多所自得,在易学象数学派中“自为一家”,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学一反王弼以来的义理派风调,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等道教在思想与易理相结合,为理学的命题作论证,使“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易学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故为北宋理学的重要人物。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虚构一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出生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又认为太极是不动的,太极显发而有变化的功能,于是生出数、象和器。“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则变,复归于神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提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按照“先天象数”的图式展开的。把先天象数归之于心:“先天之学,心也”,“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皆生乎心也”。(同上)陈抟易学有象学和数学两方面,其易学发展了数学,但并非不讲卦象,而是在奇偶之数上讲卦象变化,主张“数生象”。张载创气学派,程颐创理学派,同其数学派成三足鼎立之势。其易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乾坤坎离为四正卦,由此推衍出一套图式,进一步发展为李之才的卦变说。认为乾坤坎离为四正卦的图式乃伏羲所画,故称为先天图,称其学为先天学;而汉易中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的图式,乃文王之易,是伏羲易的推演,称之为后天之学。邵雍对此两类图式均有解说,但推崇并着重研究先天之学。提出先天之学有卦无文。却尽备天地万物之理。继承发展汉易中的卦气说,抛弃了汉代经师以卦气和象数解易的烦琐经学形式。其八卦和六十四卦次序图,是说明八卦的起源和六十四卦形成次序的。以加一倍法或一分为二法,解释六十四卦数和卦象的形成,把奇偶二数和演变置于第一位,有此数学法则,方有六十四卦,这种解释乃汉唐易学所未见,有排斥了无生有说及汉唐中取象说,创立了以数学观点解易的新流派,并称天地万物都是按八卦生成的次序演变出来的。其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是说明八卦和六十四卦所处方位的。其中方圆合一图是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的间架或模式,用来表示天地万物和人类均处于此空间或模式中。其皇极经世图,将卦气说加以推广,用来解释人类和宇宙变化的规律,并依据阴阳消长规律得出“天地终始”说。主张天地有毁灭、继数,并以元、会、运、世来计算天地历史。认为现世的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将历史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期,提出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退化论。其学说经后人发展为算命学,社会上卜卦算命先生,均推邵雍为祖师,标谤其为“康节神数”,在民间破有影响,现存的著作有《皇极经世》(包括《观物内外篇目》、《渔樵问对》、《无名公传》)和《伊川击壤集》二种,前者为其易学哲学著作,后者为其诗集。魏了翁说:“邵子平生之书,其心术之精微在《皇极经世》,其宣寄情意在《击壤集》。”(《性理会通》卷十三)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他爱庐山风景,购地筑室以居,取故乡“濂溪”命名,后人称为濂溪先生。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官、提点本路刑业“,程颢、程颐均为其弟子。善谈名理,深于易学。其太极图原图大半是以道教的先天太极图为蓝本,参照陈抟的无极图,并受禅宗虚无说的影响而制成,将道家和道教的无极观念引入儒家的解易系统始于周敦颐,其《太极图说》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万物变化无穷,但都是阴阳二气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阴阳动静解释太极和两仪的关系是周敦颐的创见。其《太极图说》为儒家宇宙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论天地万物的形成演变过程为:无极→太极→阴阳二气→五行之气→万物和人类。此说是对汉唐易学的宇宙论和李觏的太极元气说的发展。《太极图说》有图有说,说是用来解释图的,属于象学系统。认为只有卦象才能表达义理,“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而得闻”。(《易通·精蕴第三十》)朱熹认为其《易说》是“依经以解易”,《通书》是“通论其大旨”,即通论其易学的原理,故又称为“易通》。(见《再定太极通书后序》、《朱文公集》卷七十六)在《通书》中提出“诚”是由“太极”派生出的阳气的体现,是“纯粹至善”的。(《通书·诚下》),为人性固有。但由于受到物欲的诱惑,环境的影响,刚柔不能适得其“中”而生恶。由此,提出“主静”、“无欲”的首先修养论。其存“诚”、“无欲”的人性论和禁欲主义,对程朱学派“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通书》中的易学,一方面继承了晋唐易学中义理学派和传统,一方面又扬弃了王弼派的玄学观点,以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中心,解释《周易》经传,并且与四书中,特别是《中庸》中的观念相结合。以《周易》经传提供的资料讲宇宙观,将四书中的哲学、伦理学的问题,纳入易学系统,为道家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吸收了佛、道学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宇宙观,把自然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等等组织成一个有机的以易学为中心的哲学体系,比以前的儒家学说更加精细和富于理论色彩,在宋、元、明、清的理学中占有较高地位。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通书》、《易说》等,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史学家、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陕西)人。居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南宋朱熹曾将其与邵雍、周敦颐、二程及张载列为北宋“六先生”,历任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王安石行新法,他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竭力反对。后坚辞枢密副使的任命,辞归洛阳居十五年。其虽在野,却操纵守旧派,成为首领,故人称“真宰相”、“司马相公”。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拜相,主持国政,尽罢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谥文正。反对王弼易学,认为:“王弼以老庄解《易》、非《易》之本旨,不足为据。”(《传家集·称韩秉国书》)所著《易说》大旨在阐明人事。如解同人之《彖》,说:“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解坎之《大象》说:“水之流也,习而不止,以成大川;人之学也,习而不止,以成大贤。”以儒家中庸思想立说。认为:“阴阳相违,非太极则不成,刚柔相戾,非中正则不行。故天下之德诚众矣,而萃于刚柔,天下之道诚多矣,而会于中正。刚柔者德之府,中正者道之津。是故有刚而无中正则暴以亡,有柔而无中正则邪以消。”(《系辞说》)以“虚”为万物之本原:“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辩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摹仿扬雄《太玄》而撰《潜虚》,以五行业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用“五五”来变更《太玄》之“九九”八十一首。全书分为义理、图式、术数三部分。义理以五行为基础,吸取阴阳、易卦、筮占之观念,构成天地万物生成之秩序,借以论证“一以治万,少以制众”封建统治之合理性。图有六、依次为《气图》、《体图》、《性图》、《名图》、《行图》、《命图》,皆有文词诠释。术数以一至五为生数,五行相乘得二十五,为天数;六至十为成数,生数与成数之和为五十五,为天地之数;人分为十等,依次迭成塔形,与天地之数相合,以喻人事由天命所定之理,以天数二十五乘以三才,成七十五,为命数,虚其五,而用七十,为筮数。此为占筮新法,依诸数按其筮法加以推衍,以印证其义理。著有《温公易学》、《潜虚》、《潜虚发微论》、《资治通鉴》、《司马温公文集》、《稽古录》、《迂书》等。

张载(1020—1077)

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父侨寓于凤翔眉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曾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嘉祜进士。先任祁州司法参军、丹州云岩县令,后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青年时喜谈兵法,博览群书,研究儒家及道、佛学说,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周易》对其影响最大。其易学属义理学派,以阴阳二气变易法则作为易学的最高范畴,为气学派的代表。继承了孔疏以阴阳二气解易的传统,抛弃了孔疏的玄学形式,通过对《系辞》的解释,建立起以气为核心的易学体系。”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认为“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凡象,皆气也。”(《易说·系辞上》)天人观是对汉唐以来的天人之辨所作的一次总结,摒弃了汉易中的天人感应论,批评了邵雍、程颐以圣人之心为天地之心论,以及王弼派易学和孔疏中的人道自然无为说。对王夫之的天人观起了很大影响。对形象概念亦作了区别,认为象和形是不同的,形指大小方圆等形状成形体,象指刚柔动静等性能,有象不一定有形,有形必有象。又认为形可以转化为象,象可以转化为形,二者只有幽明之分,并无有无之别。提出“凡象皆气”(《正蒙·乾称》)说,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气、象、意三者的关系为:离开气,便没有象;离开象,便没有意。此说不仅反驳了王弼的“得意在忘象”,也打击了程颐的理本论。在象数关系上,主张有象而后有数,“有气方有象”。(《横渠易说·系辞下》)。认为“气之生即是道是易”。(同上)气不仅是万象的本质,其变易即气化的过程,也是万物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其变易的法则即天地万物所遵循的规律。提出“一物两体”说,为其乾坤卦变说提供了理论根据。以太极之气,即阴阳二气统一体具有运动的本性,说明乾坤两卦互相作用从而形成六十四卦,较程颐乾坤卦变说前进了一步,后被王夫之发展为乾坤并建说。其穷神知化说,虽受玄学派易学影响,但坚定地反对虚无主义人生观,批判了佛道二教的生死观。其易学是对汉唐以来以元气和阴阳二气解释易理的批判总结,在易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作有《横渠易说》、《正蒙》、《张子语录》、《经学理窟》、《文集》等,编入《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于1978年出版《张载全集》,其中《正蒙》有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也称临川先生,荆公。抚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武刑狱。嘉祜三年(1058)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改易更革”。直集贤院,知制诰。神宗即位,招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后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实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曾两度为相,死后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国公,谥文。易说主义理,为北宋义理学派的倡导者。程颐说:“易有百余家,难为遍观,如素未读,不晓文义,且须看王弼、胡先生、荆公三家,理会得文义且要熟读,然后都有用心处。”(《二程公书·贵书》十九)著有》易解,《淮南杂说》、《洪范传》、《周礼新义》、《论语解》、《孟子解》《老子注》及《临川集》等。其著作大多散佚,现仅存《临川集》一百卷,《周礼新义》辑本、《周官新义》以及《老子注》残篇。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教育家,字伯淳,私谥明道,故学者称明道先生,赐谥纯公。河南洛阳人。嘉祜进士。任鄂县、上元县主簿及晋城令,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的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为宗正寺丞,未及行而病逝。早年与弟颐学于周敦颐,同为理学奠基人,世称“二程”。在洛阳与邵雍、张载亦往来论学。由于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其学被称为“洛学”,与程颐同为北宋易学中义理学派的代表,二人对《周易》的理解,其共同点均以“天理”解《易》,尖锐批评象数之学,反对王弼派以玄学解易。但在心和理的关系上,二人的观点又不尽同。程颐区分心和理,程颢不区分心和理,而自成心学派。对卦爻的解释,虽属义理学派,但不同于气学派的理学派,而是以心说易,以人心为其易学的最高范畴。二人均推崇张载的《西铭》,程颐提出理一分殊说,其说则强调理一,从而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全书·遗书》二上),将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无彼我之分,强调天人本无差别,以个人的心统率天地万物,天人一本说为心学派易学的基本原则。以仁德和至诚的境界解释“生生之谓易”,认为天地之道和阴阳变易的法则不离人心,以个人的意识代替客观规律,成为心学派解易有先驱,为陆王心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著作有《识仁篇》、《定性书》等,明末徐必达将其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校勘出版《二程集》。

程颐(1033—1107)

北宋著作哲学家和易学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叔正,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谥正公。河南洛阳人,曾与兄程颐同学于周敦颐。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颐在洛阳讲学。司马光当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后因反对司马光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再贬至四川溶州,从事讲学和著述达三十余年,他是北宋易学中义理学派代表。通过对卦爻辞的解释,提出卦变说、当位说、相应说、随时取义说,极有利于说明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联系,使取义说得到充公发挥。认为“随时变易以从道”。(《伊川易传·序》)将变易之道置于第一位,用来统率象、数、位的变化。提出以理或天理解释《周易》中的变化之道,以是否合天理、顺天理解释卦爻辞的吉凶,强调吉凶变易之理的客观规律性、规范性和可知性,排斥老庄玄学派及汉易象数学派以象数占算阴阳灾变。引史证经,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看成是吉凶之理消长的体现者。既不赞成王弼的“得意忘象”说,又不赞成邵雍的“数生象”说,认为“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明理,由象而知有数。”(《答张闳中书》)“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二程全书·易说·系辞》)把《周易》中的象看成是其义理的显现,这是以其理学解易的基本观点,据此,提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伊川易传·序》)为其易学的基本原则。认为卦象和卦义融合在一起,如体用关系,不相分离。肯定言、明、意三者合一,辞可得意,象可明理,是对汉唐以来关于言、象、意的争论的一次总结。在哲学上探讨了理事关系,道器关系和理气关系,开创本体论,从而建立起理学哲学体系。提出所以为阴阳者是道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二程全书·遗书》三)阴阳自身不能称为道,所以为阴阳者才是道,但道不脱离阴阳,以本体论的观点,解释道和阴阳关系,是对孔疏的否定。将“一阴一阳”解释为有阴有阳,又以理本论代替了玄学贵无论,批评了老庄玄学和道教虚无生气说。以“所以阴阳者是道”来解说周敦颐的太极说,进一步发展了理学派的本体论。认为阴阳动静,无始无终,肯定了阴阳变化的永恒性,“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动静相因而成变化。”(《二程全书·易说·系辞》)其阴阳变化,指卦爻象的变化。把卦爻象的变易过程和法则,看成是天地万物变化的过程和法则。在哲学上提出了阴阳二气无始说、屈伸消长相因说、动静相因说,讨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变化的规律性。其易学继王弼之后,将义理学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易学史上有其划时代的意义,为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著作有《周易程氏传》(又名)伊川易传》)、《遗书》、《文集》、《经说》等,与程颐的著作,明代后期合编为《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校勘出版《二程集》。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祜进士。治平中,累官直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间,又以诗讪谤朝政,罪贬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京,任翰林学士。又因和执政者不合,为旧党程颐一派攻击,出知杭、颖、定三州后复召回京,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再起,先后被贬官惠州、琼州等地。后卒于常州,谥文忠。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因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故朱熹谓苏轼之易唯发爱恶相攻、情伪相感之义。说《易》如解乾卦彖传性命之理诸条,不免沓冥恍惚,沦于异学。其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达曲譬之旨,大体近于王弼。而其说多切人事,文辞博辩,足资启发。治《易》是儒、佛、道三教合一。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官,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东坡后集》卷一六)以道为最高范畴,为超越“有”“无”的最高范畴。由道而至万物,乃是由“无”到“有”的过程:“至虚极于无,至实极于有,无为大始,有为成物”。(《东坡易传》卷七)李衡作《周易义海提要》、丁易东作《周易象义》、董真卿作《周易会通》,皆采录其说,著有《东坡易传》(又名《毗陵易传》)、《东坡全集》、《栾城集》等。

龚原

北宋学者,字深之(一作深父)。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嘉祜进士。少与陆佃同师王安石。元丰中,为国子直讲,助安石改革学校法,颇为尽力。哲宗即位,历国子丞、太学博士。绍圣初,为国子司业。徽宗时官至兵部、工部侍郎。后与陆佃同人元祜党籍,卒年六十七。其注《易》,实为王弼之支流。崇尚一时,无不以其为宗师。宋人李衡《周易义海撮要》、赵汝棋《筮宗》、元人李简《学易记》,多取其说。著《周易新讲义》。

游酢(1053—1123)

北宋学者。字定夫,一字子通。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世称鹰山先生,亦称广平先生。与兄游醇以文行知名。元丰进士。调萧山尉,召为太学录,迁博士。晚年任监察御史,历知汉阳军、和、舒、濠州。师事二程,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弟子。注重研究《周易》,称其“仰则著于天文,俯则形于地理,中则隐于人心”。(《鹰山遗文·孙荣心易传序》)著作有《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游鹰山集》等。

陈瓘(1057或1060—1124)

北宋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字莹中,号了翁、了斋、了堂。元丰进士。章惇入相,主张消除朋党,持中道。为太学博士,阻止毁《资治通鉴》。其学私淑二程,兼淑司马光、邵雍。精于《易》,以邵雍节之学说《易》,讲解象数,兼取他家,以易数言天下治乱多验,于《易》确有所得,惜其语言晦涩。著有《了翁易说》、《四明尊尧集》等。

邵伯温(1057—1134)

北宋易学家。字子文。邵雍之子。其祖先为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随父迁共城(今属河南辉县),后徙居洛阳。幼与前辈司马光等交游。历大名府助教、西京教授。徽宗即位,上书请复祖宗制度,解元佑党禁、分君子小人。戒劳民用兵等,更为小人所忌。南宋初,历成都路提刑、利州路转运副使。继承其父的象数学并加以阐释。对其父“一为太极说”解释道:“天地万物,莫不以一为本,原于一而衍之为万,穷天下之数而复归于一。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造化之原也。”又说:“一为太极。”(《邵子文语录》)强调“一”或“太极”只存在于“圣人”心中,“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故圣人以天地为一体,万物为一身”(同上)。对其父《八卦次序图》,解释说:“混成一体,谓之太极。太极既判,初有仪形,谓之两仪。两仪又判,而为阴阳刚柔,谓之四象。四象又判,而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太刚、太柔、少柔,而成八卦。”(同上)此是以动、静为两仪,阴、阳、刚、柔为四象。阴阳又分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刚、柔又分为少刚、少柔、太刚、太柔;此即四象生八卦。如果以太极为一,此一应包含两仪、四象、八卦之数,两仪、四象等乃太极自身的展开。但邵雍并未引出这一结论,其发挥说:“有太极则有两仪、四象、八卦,以至于天地万物,固已备矣,非谓今日有太极而明日方有两仪,后日乃有四象八卦也。虽谓之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实一时具足。如有形则有影,有一则有二有三,以至于无穷皆然。“(《宋元学案·百源学案》)太极和两仪不是母生子的关系。而是母怀子的关系,子在母中而不分开。太极和两仪的关系是逻辑上的函蕴关系。如同形影一样,“一时具足”。此说提出后,在宋明易学史上,围绕太极和两仪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将周敦颐和邵雍的宇宙生成论引向了本体论。依据其父邵雍的《皇极经世图》,作《一元消长之数图》,说明一元的时间中世界演变的过程,是《皇极经世图》的简化,也是其图式的纲领,不仅用来推算人类的历史进程,而且用来推算宇宙的历史进程。著有《皇极系述》、《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均为阐述和注解其父易学之作。又著《易学辨惑》、《闻见前录》、《河南集》。

陆九渊(1139—1193)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于江西贵溪象山建“精舍”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乾道进士。历任靖安、崇安主簿、国子正,出知荆门军。青年时主张抗金,曾立志习武,以图恢复。政治上要求改革弊政,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减轻租税,缓和社会矛盾。为“心学”创始人。与朱熹同时,受程颢的影响较大。其学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以“心”为构成万物的本源,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先生全集·杂说》)论《易》主取义说,以程颢心学观解释易理。其论卦爻象说:“君子以理制事,以理观象。”(同上)即以事物之理考查卦爻象,理解卦爻辞。主张天人一本,本心即天理。“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同上)认为易理和人心不容有二,爻之义即吾心之理,蓍卦之德即圣人之心。以人心活动的准则解释易理,以天理为主观原则,基于心,充塞宇宙,将个人的精神,特别是道德意识视为宇宙原理。不赞成以象数解《易》:“数即现也,人不明理,如何明数?”(同上)主张有理而后有数。但其对揲蓍成卦的解释,不排斥河洛之学。以“易有太极”章释筮法,朱熹以其为画卦过程,陆九渊以其为揲蓍过程。取揲四之余数定八卦之象,不取过揲之数,亦不取挂扌力之数,不同于朱熹说,别立新义,其法甚简。其释为,三揲即一变得八卦之象,其有六爻,每爻三揲,三六十八,即《系辞》文“十有八变而成卦”。按此说,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指卦象,非指爻象,并认为乾坤为可变之卦,六子卦皆不变之卦,此说有异于春秋筮法。其论象数,脱离占筮。其学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解说《周易》未留下专著,皆散见于其他著作。著作经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陆九渊集》。

杨简(1141—1226)

南宋著名易学家。字敬仲。明州慈湖(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因筑室德润湖(慈湖)畔,世称慈湖先生。乾道进士。久任地方小官,后官乐平知县、国子博士,嘉定元年(1208)授著作郎,出知温州,官至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为陆九渊大弟子,“简之学出于陆九渊,故其解易,惟以人心为主,而象数事物,皆在所略”。(《四库全书总目》为宋明时期以心学解易的代表人物。发挥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天人一本的思想,以人之本心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爻象和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三传,建立起心学派的易学哲学体系。《己易》通论《周易》的原则,集中代表其易学观。其易学哲学的方向是将程颢和陆九渊的观点引向了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本体论。认为易之道即人之心,主张心即是道,宇宙变化即人心变化过程。“天地之心即道,即易之道,即人,即人之心,即天地,即万物,即万事,即万理”。(《杨氏易传·复》)解易不似程朱派以天理为出发点,而以道心为出发点。认为易即道心,其所谓“道心者,人之本心也。”(《杨氏易传·无妄》)即不起意念无思无虑,寂然不动的人之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之心。此说不仅出于陆氏心学,而且受佛教大乘性宗的禅宗学说的影响。认为卦爻名殊而道一。“乾坤之名不同,而用则无二也。故曰通乎一,万事毕”。(《杨氏易传·乾》)否定外界事物的差异、变化,追求无差别的境界,是对程颢的“仁者天地万物为一体”和陆九渊的“此理充塞宇宙”说的新发展。心学从人心出发,以本心或道心为事物之本原,视卦爻象和事物的差别为人心的产物,不区别道和器,理和事,即不以理为本,事为末。此论受佛影响,将事物的同一性片面夸大,否定了事物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提出“天人本一”、“天人一致”“三才一体”说,作为其易学哲学的基本原则。将天道和易的法则归之于个人之心,特别是心理学和伦理学讲的“心”。其说对明代王守仁影响较大。著作有《杨氏易传》、《慈湖遗书》、《慈湖诗传》等。

叶适(1150—1223)

南宋哲学家,易学家。字正刚,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学者称水心先生。淳熙进士。历官太学正、太常博士、尚书左选郎官、权兵部侍郎等。开禧二年(1206)。皇戚韩侘胄贸然伐,及兵败,叶适调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击退来犯金兵,升宝文阁待制。开禧三年被弹劾“附侘胄用兵”罪,夺职,返归故乡,从事讲学、著述而终身。史、哲、文诸学俱有成就,为“永嘉学派”集大志者。重功利之学,认为义不可离利。是功利学派中较全面研究《周易》的代表人物,其说观点如下:(1)继承欧阳修的观点,以《论语》为依据,认为《十翼》除《彖》、《象》二传外,皆非孔子所作。其理由为:大传以下,其文意与《彖》、《象》不合;孔子不信卜筮;《系辞》中某些文句,近于佛老之言,非孔子意:“孔子系易,辞不及数”。(《习学记言·唐书二》故以《周易》,论述义理。其易学是汉代古文经学派解易学风的继续,不同的是抛弃了《文言》、《系辞》中的观点,力图将《周易》与先秦儒家学说结合起来,以抵制佛老二家。(2)以卦象定入德之条目。《彖》主刚柔说,《大象》主取象说,其《易》说则综合二者,并以取象后有理,研究《周易》,应“溯源而后循流”。(《习学记言·周易三》)“溯源”,首要是“以卦象定入德之目”。(同上)即依据《象》文取物说,确定一卦之义理,作为修德应事的根据。其次是“依据卦名通晓世故之义理”,而爻、卦辞可以从略。王弼易学主取义说,鄙视卦象,倒向玄学贵无论;程颐易学亦主取义说,但不排斥卦象和物象,导出道学理本论;而其易学主取象说,义出于象,将物或物象置于第一位,将义理置于第二位,得出道在物中道不离器说。(3)对八卦和《周易》的起源,不赞成伏羲画卦说、人更三圣说,不以《周易》为卜筮之书,批判了象数说、图书说、揲蓍成卦说、汉易卦气说等。依《周礼·春官》所记,认为《易》有三种:即《连山》、《归藏》、《周易》,三易远在夏商即有。《周易》非周文王之易,乃“周流而变易”之义。(《习学记言·随书二》)而主张圣人观象说,以卦爻象为“古圣智所自为”,“察天地阴阳而拟诸其身”。(水心别集·进卷·易))(4)乾坤不并言。依其八卦起源说,又提出乾坤不并立说,批评了《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和“易有太极”说。在哲学上否定了各流派的太极观,主张卦画始于一,推崇刚阳之德,提出“独阳无阴”说,目的在于提倡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刚毅精神,主张抗金,反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萎靡不振。对《周易》的研究,以八卦解释六十四卦义,以八卦和五行解释世界,以阴阳二气为八卦的根据。认为天地阴阳以外的世界,实难测验,只相信感性的和直观的物理世界,此为功利学派注重实用,反对空虚义理学风在易学研究中的表现,但未免有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偏见。著作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别集》等。

蔡渊(1156—1236)

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伯静,号节斋。蔡元定之子,力学不仕,精于《易》,训解多阐明义理。其弟蔡沈评其《易》说:“《易》有太极之说,知至知终之义,正直义方之语,皆义理之大原,为后学之至要,实发前贤之所未发”。(《周易经传训解·后序》)因从学于朱熹,故其论易理本于朱熹说,是对朱熹学的阐发。然其论数,则本其父西山家学。其说不废互体,与朱熹之说颇异。于师说能通其变而酌其平。杂论卦爻十翼象数,对《易传》中的术语、范畴、占筮体侧目而视等,作了简要的解释。著有《周易经传训解》、《易象意言》。

蔡沈(1167—1230)

南宋学者,易学家。字仲默,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学者乐九峰先生。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学。庆元党禁时,随父元定赴道州(今湖南道县)谪所,父死,归隐九峰,受朱熹所托,反复钻研《尚书》数十年,发明先儒之所未及。用邵雍《皇极经世》的“先天数学”讲《尚书·洪范》。继承其父象之学的传统,将理和数统一起来,并以数解理,进一步发展了此派的河洛之学,将图书学派的象数之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数的领域讨论了《周易》的法则,并从哲学高度讨论了数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其河偶洛奇说,实际将易学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归之为奇偶二数,以奇偶为中心,制造了一个世界模式,以偶数说明对立,以奇数说明转化,将世界的存在和变化归之于奇偶二数的相互作用。认为世界的规律是通过数学的法则表现出来的,物质的变化规律可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的推测,肯定物质世界的变化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这是图书学派的易学在易学哲学史上的贡献,但他以数解理,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还原于量的规定性,见量而不见质,并将量的规定性看成是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抽象的数的观念的化身是错误的。认为河图主阴阳,洛书主五行,这样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作为自然科学的理论根据,又通过河洛图式,进一步规范化、逻辑化,成为明清以来自然科学家解释数学、天文、地理、音乐、物医学等理论的哲学依据。提出“天地之所以肇者数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数也,万物之所以失得者亦数也”。(《洪范皇极序》)认为“数”是宇宙之根本,人对“数”的认识是区分“圣”“愚”的标准,“圣者数之通也”;“愚者数之塞也”。(《洪范皇极序》)认为“数”是由人主观自生的,“数由人兴,数由人成。万物皆备于我,咸自取之也”,故“圣人因理以著数,天下因数以明理”。(同上)提出事物的“两”(对立)和“一”(统一)是不可分离的,“非一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两者可知而一者难知也,两者可见而一者难见也”。(同上)又强调“两”与“一”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变化者阴阳消长屈伸也。非二不能久,非一不能神。(同上)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巫法》等。

魏了翁(1178—1237)

南宋学者,易学家。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在蜀为官十七年,入进兵部郎中,累官至权工部侍郎。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江淮兵马。后历知绍兴府、福州。从学朱嘉甚久,与辅广为友,讲论颇多。其《易》学大旨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衷于汉学与宋学之间,采掇严谨,别裁精审,剪除枝蔓,独摘英华。反对佛、老无欲“之说。推崇朱熹理学,但强调“心”的作用,“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常使此心明白洞达,观感而无所感”。(《乙酉上殿札子》)与陆九渊的观点相接近。著作有《周易要义》、《鹤山集》、《古今考》、《正朔考》等。

程迥

南宋学者。应天府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人,徒居余姚(今属浙江)。字可久,号沙随,世称沙随先生,隆兴进士。历知进贤、上饶县,居官严正。少孤贫,年二十余始读书,博闻强记,于户口、田制、贡赋医药、度量衡、音韵等均有研究。精于《易》,论占法、杂记占事尤详。学说本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传》、《说卦传》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后朱熹作《易学启蒙》,多用其例,并以师礼事之。著作今存《周易古占法》、《古周易章句外编》、《三器图义》、《医经正本书》等。

林至

南宋嘉兴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字德久。淳熙进士,官秘书郎。说《易》法象以太极为本;极数以天地数为本;观变本之卦揲十八变,皆据《易大传》之文,论反对、相生、世应、互体、纳甲、卦变、动爻、卦气八事,认为“谓其非易之道则不可,谓易尽在于是则非”。(《易裨传·自序》)其说加未免稍过,然所论多中说《易》之弊。著有《易裨传》。

朱鉴

南宋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嫡长孙。字子明。以荫补迪功郎,累迁湖广总领。宝庆熹祠于居所之左。著《朱文公易说》,此书全采朱熹语录之文,以补朱熹《周易本义》之缺。其中或门人记述,未必尽合朱熹之说;或偶然问答,未必认作确论。然汇集以备考证,可谓世传家学。另著有《诗传遗说》。

赵汝梅

南宋宗室,太宗八世孙,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宝祐进士。仕至户部侍郎、江淮安抚制置使。父赵善湘,精易学。故承其家学,精易象,主卦变。说《易》推阐详明,于此应乘承之理、盈虚消长之机,皆有所发挥,不事穿凿。在宋人《易》说之中,犹为明白笃实。据《汉书·儒林传》称费直唯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入。又因《系辞》多称“子曰”,故其断为门人所记,非孔子之书。因置此诸传,唯注《周易》上下经文,将《大象》移于封面之后、彖辞之前,将《文言》散附于乾、坤、《彖传》及《小象》之后,割裂颠倒,殊属苦心,颇有新意。但因不标“《象》曰”、“《文言》曰”等字,使传混淆,读者茫然莫辩。每卦之中,皆以卦变立论,亦未免偏主一隅。论图书认为,《易》有衍数,有积数。自五衍而为五十,是衍数。图书二数,皆积数之类,不可以与于揲蓍。故舍《图书》之名而论二数,则自有妙理;强二数以图书之名,则于经无据。推明大衍之数,颇为明白,于诸家旧说,一一条辨考订。著有《周易辑闻》、《易雅》、《筮宗》。

王应麟

(1223—1296)南宋著名学者。字伯厚,又字伯斋,号深宁居士。先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淳祐进士。宝祐四年,再试博学鸿词科,中第,历任西安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尚书兼给事中等。治学“沈潜先儒之说而贯通之。于汉唐则取其核,于两宋则取其纯,不主一说,不名一家,而实集诸儒之大成。”能兼收并取,无门户之见。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长于考证。熟悉掌故制度。易学哲学观偏重陆九渊“心学”。认为“人者,天地之心也。仁,人心也。人而不仁,则天地之心不立矣。为天地立心,仁也”。(《困学记闻·左氏传》)事物的变化也依赖于人心。提出“万化一心”(《深宁文集·慈湖书院记》)的命题。《周易》郑义至宋散佚,王应麟广取诸书,搜集编辑成《周易郑康成注》。该书经文异字,亦皆并存,其中无经文可联缀者,则总录于末简,能于散佚之余,加发搜罗,以存汉易之一线,可谓笃志遗经,潜心古义。一生著述甚富,综合各家学说,相互参证,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源流的研究及易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著作有《困学记闻》、《玉海》、《深宁集》、《诗考》、《玉堂类稿》、《汉易文志考证》等三十余种。

林光世

南宋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字逢圣。《馆阁续录》载;淳祐十一年,以易学召赴阙,充秘书省检校文字。十二年,教授常州,文字职事如旧。宝祐二年,补迪功郎,添差江西提举司干办公事。《闽书》则谓:淮东漕臣黄汉章上逢迎圣所著《易镜》,由布衣召为史馆检阅、迁校勘,改京秩,自将作出知潮州。开庆元年,召为都官郎中,入为司农少卿,兼史馆。官阶颇有异同。又称其景定二年赐进士出身。在都官郎中后二年。均未作定论。其《易》说大旨,据《系辞》之语,认为诸儒释《易》,独遗“仰察”之义。因其居住海边,测验天文,悟“天”、“地”八宫之星皆自然有六十四卦,遂以星配卦。先取《系辞》所列自“离”至“夬”十三卦,推阐其旨,以发大凡。所列星图,穿凿附会,被斥为谬论。著《木村易镜》。

李过

南宋兴化(今福建省莆田、仙游县一带)人。字季辨。冯椅称其多所发明,而以《毛渐》、《三坟》为信。然多处割裂经文,次第颠倒,几乎不可训解。晚年丧明,冥心默索,不能与师友相订正,意所独造,或不免自为,而收视返听,用心刻摹,亦往往发先儒所未发。著有《西溪易说》。

方实孙

宋代人。字端仲。累举不第,以所作易著上于朝,以布衣入史局,时宰相因其累上春官,欲令免省奉对,遽以风闻报罢,浩然而归。其易说认为:“易者,道也,象数也。言道则象数在其中矣。道果有耶?《系辞》曰:‘易无体’。道果无耶?《系辞》曰:‘易有太极’。是道自无而有也。”(《淙山读周易记·自序》)释易多主于爻象,不涉空谈。据“随上六爻王用享于西山,升六四爻王用享于歧山,明夷彖文王以之,革彖汤武革命”等辞证爻彖非文王作。其据“大有九三爻公用亨于天子,解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六五爻公戈取彼在穴。”证爻辞非周公作。又取朱熹《卦变图》别为《易卦变合图》,以补《易学启蒙》所未备。著有《淙山读周易记》。

冯椅

南宋都昌(今属江西)人。字奇之,一作仪之,号厚斋。性敏博学。举进士,官至江西运斡。后家居授徒卒。说《易》淹贯宏道,条分缕析,极为详悉。搜采颇为博治,如王安石、张汝明、张弼、李椿年、李元量、李舜臣、邱昕、毛朴、冯时行、兰廷瑞诸家。荟萃群言,亦多所阐发。采吴仁杰说,以《系辞》为《说卦》。著作有《厚斋易学》,宋元之间,甚重此书;《周易辑说明解》,疑可伪托。另有《经说》、《续史记》及诗文志录二百余卷。

王湜

南宋同州(今陕西大荔)人。说《易》首论太极、两仪、八卦,以夜半日中心肾升降之气阐明。又杂以道家之说。潜心邵雍之学,于陈抟、穆修、李之才、刘牧之书兼而思之,其先天之学,出于炉火。论先天之图,认为陈抟之前,莫知其所自来。其时距邵雍未远,如其言属实,又以知传自伏羲,遭秦焚书,流于方外之说,为后儒附会。邵雍遗书,或得于家人之草稿,或得于外之传闻,间有讹谬。于是抉择是非,著成《易学》,又知《宝极经世》一书,不尽出于邵雍,其言可谓皎然不欺,有先儒笃实之遗风。

税与权

南宋临邛(今属四川邛崃县)人。字巽甫。受业魏了翁之门。朱熹作《易学启蒙》,多发邵雍《先天图》义,至与袁枢论后天易,常以卦画纵横、它复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于是畏惧不敢妄加说明。解《易》说承魏了翁讲明邵雍诸书,于《观物篇》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用《杂卦传》及扬雄所称文王重易六爻互用两卦十二爻,孔颖达所称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之说证明此图。认为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两篇之干。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两篇之用。反覆观其图,上下经皆为十八卦,始终不出九数,说明伏羲、文王之易,似异而同。以此阐明邵雍之说,补《易学启蒙》之未备。此说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史子翚称其说《易》悟乾坤纳甲之义,乾自甲而壬,坤自乙而癸,其数皆九,而疑其乾九能兼坤六,坤阴不能包乾阳之说,谓六之中有一三五,则九数固藏于六,欲更与与权商之,天下之数,不出奇偶,任举一义,皆有说可通。此可谓《易》中一义。著《易学启蒙小传》、《古经传》、《》周体折衷》。

雷思齐

南宋临川(今江西扶州市西)人。字齐贤。宋亡之后,弃儒服为道士,居乌石观(今福建省闽候县城内西南隅),后卒于广信(今江西上饶)。对河图、洛书多有研究。图书之学,实出道家,本道家衍说以附于《易》,固亦有由。认为《河图》之数,以八卦成列,相荡相错,参天两地,参伍以变,其数实为四十,而以其十五会通于中。所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及河图遗论,大旨以“天一”为坎、“地二”为坤、“天三”为震、“地四”为巽、“天七”为兑、“地六”为乾、“天九”为离、“地八”为艮。以五十为虚数。此与先儒不同,然具震、齐、巽之义。对易筮亦有发明,多出新意,不主旧法。著有《易图通变》、《易筮通变》、《老子本义》、《庄子旨义》等。


文中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

更多易学信息,请关注“人生果”公众号


点击此处下载人生果APP